教育

北京大学,中国北京 1984 - 1988 b . Sc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
北京大学,中国北京 1988 - 1991 m Sc 细胞生物学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1996 - 2000 博士 遗传学
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FHCRC),西雅图,华盛顿,美国 2000 - 2002 博士后训练 肿瘤免疫学项目

传记

吴博士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接受博士后培训后,加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2011年,她接受了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初步任命,成为霍林斯癌症中心肿瘤免疫项目的成员。她也是华盛顿大学医学系的副教授。吴博士的研究重点是癌症免疫学和炎症。她的研究首次表明,实体肿瘤释放NKG2D配体,扰乱NK细胞稳态,促进肿瘤转移。她的实验室最近证明了靶向可溶性NKG2D配体可以补充和改善内源性的固有抗肿瘤反应。他曾担任美国临床免疫学会联合会癌症委员会主席,许多科学期刊的编委。

研究的兴趣

  • 癌症免疫逃避与新型免疫治疗
  • 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炎症反应

专业的活动:

教师的任命

部门 机构 排名
2003 - 2005 表演老师 华盛顿大学 医学
2005 - 2011 助理教授 华盛顿大学 医学
2011 - 副教授 华盛顿大学 医学
2011 - 副教授 南卡罗莱纳医学院 免疫学

机构行政任命

  • 2011年-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战略规划委员会
  • 2011-Faculty Search Committee, MUSC, Micro/Immunology
  • 2012年,MUSC基础科学教务委员会
  • 2013- IACUC委员会,MUSC, Institutional
  • 2014- ARROW MUSC, College of Medicine内部顾问委员会
  • (ARROW-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女性教师聘任、招聘和保留机构计划)
  • 2014年HCC/南卡罗莱纳前列腺癌研究大会组委会,
  • 2015年SCTR前沿免疫治疗组织委员会
  • 2015年MUSC/HCC 2016年前列腺癌研究大会组委会

出版物

  1. 陆胜军,张金玉,刘戴,李光富,凯文F Staveley-O'Carroll,李子海,吴珍珍。靶向可溶性MIC的非阻断单克隆抗体可改善内源性固有和适应性抗肿瘤反应,消除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Clin.Can。Res, 6月23日在线;2015.
  2. 肖刚,王宣军,盛军,卢胜军,于学忠,吴淑珍。可溶性NKG2D配体促进MDSC膨胀,并使巨噬细胞向交替激活表型倾斜。中华血液病杂志,2015,24(5):513 - 513。PMCID: 25887583。
  3. Jinyu Zhang, Fahmin Basher, Jennifer Wu。NKG2D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硬币的两面(综述)。NKG2D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硬币的两面。Immunol.2015面前,6:97 - 104。PMCID: PMC4349182
  4. 詹妮弗。NKG2D配体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是否是靶点?美国临床免疫学杂志1(1):2-3。2014.PMCID: PMC4257473
  5. Jennifer Wu和Evan Yu。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 (IGF-IR)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靶点。癌症与转移综述。2014年1月12日。PMID 24414227
  6. Cystal Morales, Saleh Rachidi, Fenghong, Shaoli Sun, Xinshou Ouyang, elize garret - mayer, Jennifer Wu, Bei Liu, and Zihai Li, Immune Chaperone gp96 Drives the Contributions of Macrophages to Inflammatory Colon tumors origene . (sci)癌症研究。2014年1月9日。PMID 24322981
  7. 詹妮弗。IL-15激动剂:癌症治愈细胞因子。遗传和分子医学。10月28日,7:85。2013 24587813
  8. Liu Gang, Shengjun Lu, Xuanjuan Wang, Stephanie T. Page, Norman M Greenberg, Celestia Higano, Stephen R. Plymate, Shaolin Sun, Zihai Li and Wu, J. Tumor-derived soluble NKG2D ligand扰乱NK稳态并加速前列腺癌转移。J clinj Invest. 2013。123(10): 4410 - 22所示。
  9. 3 .刘刚,张miqin Zhang, Liu Gang, Liu Gang .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itosan - algevit scaffold for前列腺癌细胞和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健康医学杂志。1(5):590- 9,2012。
  10. IL-6通过自分泌环和IGF-IR的激活诱导良性前列腺上皮细胞EMT和恶性转化。致癌基因30:2345-55,2011年。
  11. Page, s.t., Lin, D, Mostaghel, E.A., Brett Marck, B., Wright, J., Wu, J., Amory, J. K., Nelson, p.s., and Matsumoto, a . M.在健康男性中,双氢睾酮给药不会增加前列腺内雄激素浓度或改变前列腺雄激素受体的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96(2):430- 7,2011。
  12. 梁,M, Florczyk, S,基辅。关键词:壳聚糖-海藻酸盐,三维多孔支架,微环境abstract:制药研究》27(9):1939 - 48。, 2010年。
  13. 刘刚,王旭,吴建东。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介导独立于ADAMs的MICA脱落。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31(6):643 - 646。
  14. 王旭,Lundgren AD, Singh P, Goodlett DR, Plymate SR, Wu JD。MICA的alpha3结构域的6个氨基酸基序是抑制脱落的癌症治疗靶点。生物化学学报。87:476- 81,2009。
  15. 转化生长因子- β刺激克隆-22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stimulated clone-22, TSC-22)是前列腺上皮中雄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调控的基因。临床癌症研究报告15:7634-7641,2009。
  16. Wu, JD, DW Lin, ST Page, K L. Atteridge,LD。真的,老Plymate。前列腺DNA氧化损伤可能使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2: 39-45, 2009
  17. 吴志强,王学军,Seya Tsukasa和SR. Plymate。阻断免疫刺激MICB的脱落可防止肿瘤形成:对靶向癌症治疗的启示临床。可以。Res.15:632-40, 2009年。
  18. Plymate SR, K Haugk, I Coleman, L Woodke, R Vessella, P Nelson, RB Montgomery, DL Ludwig和JD。吴。一种针对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抗体增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去势诱导反应。临床癌症研究报告2007;13:6429-39。
  19. IGF信号通路与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相互作用。审查。JCB 99:392 - 401, 2006。
  20. Page ST, SR Plymate, WJ。Bremner, DL Hess, AM Matsumoto, DL Lin, JD Wu。药物阉割和睾酮替代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8+ T细胞IFNg表达和NK细胞的影响:睾酮及其代谢产物在细胞免疫功能中的生理作用的证据点。j .杂志性。金属底座290:E856-E863, 2006年。
  21. 吴JD。、K Haugk、LM Higgins、R Vessella、RB Montgomery、DL Ludwig和SR Plymate。抗igf - ir抗体A12增强多西他赛抗雄激素非依赖性人类前列腺肿瘤的活性。中国。癌症研究12:6153- 60,2006。
  22. 吴,JD。、Odman、L Higgins、K Haugk、R Vessella、D Ludwig和SR Plymate。人IGF-IR抗体对雄激素依赖性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体内作用中国。癌症文献11:3065- 73,2005。
  23. 吴JD。在前列腺癌中通过脱落来抵消MIC/NKG2D免疫增强剂:肿瘤生物治疗。3(2):18- 9,2005。
  24. 吴JD。, L Higgins, A Steinle, D Cosman, K Haugk, SR Plymate。在前列腺癌中,免疫刺激MIC分子的普遍表达被脱落所抵消。j .中国。投资。114:560-568,2004。
  25. Wu, J, K Haugk,和SR Plymate。表达截短IGF-IR的前列腺癌细胞M12中促凋亡MAPK通路的激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6. Wu, J, NJ Chalupny, TJ Manley, SR Riddell, D Cosman和T Spies。人CMV UL16糖蛋白在细胞内保留MHC i类相关链B配体NKG2D。J.免疫学杂志。170:4196-4200。2003.
  27. 成长,V,吴俊杰,C Yee和T Spies。肿瘤来源的可溶性MIC配体导致NKG2D表达和T细胞功能缺陷。自然。419:734-738,2002。
  28. 吴,J, V间谍和T间谍。T细胞抗原受体参与和特异性识别应激诱导的人上皮γ - δ T细胞的MIC。中华医学会免疫医学分会。
  29. Sarker, S, G Iyer, J Wu和NL Glass。在脉孢菌营养不亲和性过程中,非自我识别是由et - c复合物介导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02。
  30. Marek, SM, J Wu, NL Glass, DG Gilchrist, RM Bostock。粗链孢霉异核体不亲和性期间细胞核DNA的降解。FGB。2001.
  31. Wu, J和NL Glass。粗链孢霉het-c异核体不相容位点特异性决定因素的鉴定及新特异性等位基因的产生。摩尔。Cell.Biol。21日,1045 - 1057年,2001年。
  32. Wu, J, SJ Saupe和NL Glass。一组丝状真菌在het-c异核体不亲和性位点上平衡选择的证据。Proc。国家的。学会科学。美国。95、12398 - 12403、1998。
  33. 吴丹,翟志刚。BHK-21细胞的中间丝。中国电磁学报,9,1-6,1990。
  34. 焦荣杰,吴东,蔡士杰,翟志刚。Hela和BHK-21细胞中中间丝-层-核基质系统的免疫金标记。美国电磁技术18,126-34,1991。
  35. 吴丹,翟志刚。植物叶肉细胞角蛋白样多肽与角蛋白cDNA同源序列。学报。医学杂志。特急24,215-221,1991。
  36. 吴东,徐文涛,焦荣杰,翟志刚。辛氏病毒组装及其6K蛋白与中间丝的结合。学报。Microbiol。中国科学(d辑)30,417-421,1990。
  37. 吴丹,翟志刚。BHK-21细胞的中间丝-层-核基质体系。学报。医学杂志。特急23,71-76,1990。

自身免疫杂志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