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云的粉丝
范美云,硕士,博士
病理与检验医学副教授

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美国

教育

1983年8月至1989年7月 医学学士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北京
1996年8月至1998年7月 生物制药科学硕士 阿肯色医科大学
1998年8月至2000年12月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阿肯色医科大学

传记

研究的兴趣

  • 不同亚型乳腺肿瘤预后标志物的鉴定
  • 乳腺基底细胞样肿瘤细胞的Mirna与表型转换
  • SMARCE1与转移性肿瘤细胞的Anoikis耐药性

专业的活动:

2015年7月至今 副教授 病理和检验医学系 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9月,2009年6月。2015 助理教授 病理和检验医学系 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2008年10月- 2009年9月 教练 病理和检验医学系 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2006年9月- 2008年9月 研究助理 病理和检验医学系 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2005年1月- 2006年8月 研究助理教授 细胞与整合生理学学系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

教学经验:

  • PATH924:基于web的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工具(2012 - 2015,每年秋季,研究生健康科学学院2学分课程)主任和主要讲师(教学负担75%)
  • 指导研究生在PATH834(2011-2015,每年春季,研究生健康科学学院的一门1学分课程)
  • IP844_201040:器官系统与疾病讲师(2010秋季,一次讲座)

编辑任命:

  • 曾担任以下期刊的审稿人:
  • 乳腺癌研究
  • 临床科学
  • 实验与临床癌症研究杂志
  • 内分泌学杂志》
  • 致癌基因
  •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 肿瘤生物学

出版物

  1. Krutilina R, Sun W, Sethuraman A, Brown M, Seagroves TN, Pfeffer LM, Ignatova T,范米: MicroRNA-18a可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 α的活性和基底乳腺癌的肺转移。乳腺癌研究:BCR 2014, 16(4):R78。
  2. 范米Sethuraman A, Brown M, Sun W, Pfeffer LM:转移相关基因的系统分析确定miR-17-5p是基底样乳腺癌的转移抑制因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4,33(3):457 - 461。
  3. 杨春华,岳建军,杨春华范米MicroRNA-21通过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中国生物化学学报,2014,32(6):691 - 698。
  4. Pfeffer LM, Li K, Fleckenstein JF, Marion TN, Diament J, Yang CH, Pfeffer SR,范米、Handorf E、Handorf CR:干扰素应答基因标记与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应答相关。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英文版),2014,32(6):591 - 598。
  5. 王琛,嘉信理财有限公司,范米, Seagroves TN, Buolamwini JK:双嘧达莫在MMTV-PyMT转基因乳腺癌小鼠模型中的化学预防活性。癌症防治研究,2013,6(5):437-447。
  6. 加纳JM,范米在恶性胶质瘤干细胞中,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的组成性激活和核因子kappaB信号调节Notch通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3,33(6):643 - 648。
  7. 范米, Pfeffer SR, Lynch HT, Cassidy P, Leachman S, Pfeffer LM, Kopelovich L:表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杂合子CDKN2A在家族性黑色素瘤中的转录组特征改变:与早期干预的相关性。Oncotarget 2013, 4(1): 128 - 141。
  8. 范米关键词:乳腺癌细胞,MicroRNA (miRNA)靶点,miRNA靶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3,33(4):457 - 461。
  9. 牛军,石勇,谭刚,杨春成,范米吴振华:DNA损伤诱导nf - kapab依赖性microRNA-21上调并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中国生物化学学报,2012,32(6):691 - 698。
  10. 李凯,李乃烈,魏东,李国荣,范米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中,趋化因子的激活和炎症细胞因子反应依赖于丙型肝炎病毒双链RNA中间体toll样受体3的感知。肝脏病学2012年,55岁(3):666 - 675。
  11. 陈H,范米Pfeffer LM, Laribee RN:组蛋白H3赖氨酸56乙酰化途径受雷帕霉素(TOR)信号靶点调控,直接在核糖体RNA生物发生中发挥作用。核酸研究2012,40(14):6534-6546。
  12. Balasubramanian年代,范米干扰素γ诱导的GTPase, mGBP-2,通过抑制NF-kappaB和Rac蛋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 α)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中国生物化学学报,2011,32(6):654 - 664。
  13. 长X,范米KP:雌激素受体与α相互作用的细胞角蛋白增强氟维司汀的抗雌激素活性。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0,31(5):531 - 534。
  14. 杨晨,岳军,范米Pfeffer LM: IFN通过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子3依赖途径诱导miR-21,作为IFN诱导的凋亡的抑制负反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0,30(4):457 - 461。
  15. 杨CH,范米STAT3在B16黑素瘤细胞中的作用。国际干扰素、细胞因子和介质研究杂志:IJIM 2010, 2010(2):1-7.‎
  16. 王宁,董强,李俊,姜茹(音),范米, Brasier AR, Lemon SM, Pfeffer LM, Li K: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病毒诱导依赖于irf3,但不依赖于nf - kapab。中国生物化学学报,2010,28(9):1580 - 1590。
  17. Rao SK, Pavicevic Z, Du Z, Kim JG,范米6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等:促炎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0,31(4):591 - 598。
  18. 辛峰,李敏,Balch C, Thomson M,范米KP:对microRNA谱及其靶基因的计算分析表明与乳腺癌抗雌激素抵抗有重要关系。生物信息学2009,25(4):430 - 434。
  19. 杜Z,范米, Kim JG, Eckerle D, Lothstein L, Wei L, Pfeffer LM: Stat2缺陷的干扰素耐药Daudi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具有抗性。中国生物化学学报,2009,29(4):591 - 598。
  20. Yang CH, Murti A, Pfeffer SR, Fan M, Du Z, Pfeffer LM: TRAF2与I型干扰素受体结合在NF kappaB激活和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中国生物化学学报,2008,32(6):643 - 648。
  21. Wei L, Fan M, Xu L, Heinrich K, Berry MW, Homayouni R, Pfeffer LM: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Rel是干扰素刺激基因的一个分支。干扰素与细胞因子研究:国际干扰素与细胞因子研究学会官方期刊2008,28(9):541-551。
  22. KP:芹菜素通过雌激素受体α依赖和雌激素受体α独立的机制抑制抗雌激素抵抗的乳腺癌细胞生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27(7):2096-2108。
  23. Rosati SF, Williams RF, Nunnally LC, McGee MC, Sims TL, Tracey L, Zhou J, Fan M, Ng CY, Nathwani AC等:ifn - β通过调节o6 -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使神经母细胞瘤对替莫唑胺的抗肿瘤活性敏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27(12):3852-3858。
  24. Berry NB, Fan M, Nephew KP:雌激素受体- α铰链区赖氨酸302和303通过蛋白酶体调节受体降解。分子内分泌学报,2008,22(7):1535-1551。
  25. Fan M, Rickert EL, Chen L, Aftab SA, Nephew KP, Weatherman RV: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因子的分子和结构决定因素的特征。乳腺癌研究与治疗,2007,13(1):37-44。
  26. 杜志强,魏玲,Murti A, Pfeffer SR, Fan M, Yang CH, Pfeffer LM: 1型干扰素的非传统信号转导:NF-kappaB途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31(5):531 - 534。
  27. Li L, Cheng AS, Jin VX, Paik HH, Fan M, Li X, Zhang W, Robarge J, Balch C, Davuluri RV等: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识别方法,用于识别雌激素受体直接调控的基因启动子中有序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2006年生物信息学,22(18):2210 - 2216。
  28. Fan M, Yan PS, Hartman-Frey C, Chen L, Paik H, Oyer SL, Salisbury JD, Cheng AS, Li L, Abbosh PH等:不同的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与乳腺癌细胞对抗雌激素三苯氧胺(tamoxifen)和氟维司汀(fulvestrant)的差异适应相关。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31(4):531 - 534。
  29. Jin, VX, Leu, YW, Liyanarachchi, S, Sun, H, Fan, M, Nephew, KP, Huang, TH, Davuluri, RV:整合计算基因组学和染色免疫沉淀微阵列的作用。国际医学杂志。2006年,8 (1):64 - 74
  30. Cheng AS, Jin VX, Fan M, Smith LT, Liyanarachchi S, Yan PS, Leu YW, Chan MW, Plass C, Nephew KP等:转录因子伴侣的组合分析显示C - myc被雌激素受体- α响应启动子招募。分子细胞,2006,21(3):393-404。
  31. CHIP (hsc70相互作用蛋白的羧基末端)促进基础和格尔德霉素诱导的雌激素受体降解。分子内分泌学报,2005,19(12):2901-2914。
  32. Leu YW, Yan PS, Fan M, Jin VX, Liu JC, Curran EM, Welshons WV, Wei SH, Davuluri RV, Plass C等:雌激素受体信号的缺失引发乳腺癌下游靶点的表观遗传沉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4,29(4):457 - 461。
  33. KP:抑制蛋白酶体蛋白水解维持雌激素受体α激活。分子内分泌学报2003,18(11):2603-2615。
  34. Jin VX, Leu YW, Liyanarachchi S, Sun H, Fan M, Nephew KP, Huang TH, Davuluri RV:利用集成计算基因组学和染色质免疫沉淀芯片鉴定雌激素受体α靶基因。核酸研究2004,32(22):6627-6635。
  35. KP: NEDD8通路是蛋白酶体介导的人雌激素受体(ER)- α降解所必需的,也是eralpha阳性乳腺癌细胞中ICI 182780抗增殖活性所必需的。分子内分泌,2003,17(3):356-365。
  36. KP: NEDD8的激活酶抑制类固醇受体功能。分子内分泌杂志2002,16(2):315-330。
  37. 长春碱诱导的细胞凋亡需要c-Jun NH(2)末端蛋白激酶/AP-1通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31(11):457 - 461。
  38. 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肿瘤细胞化疗反应中的作用。耐药最新进展:抗菌素和抗肿瘤化疗的综述和评论,2001,4(4):253-267。
  39. Fan M, Goodwin M, Vu T, Brantley-Finley C, Gaarde WA, Chambers TC:长春碱诱导的Bcl-2和Bcl-XL磷酸化是由JNK介导的,并与Raf-1/MEK/ERK级联失活平行发生。中国生物化学学报,2000,27(4):593 - 598。
  40. Fan M, Du L, Stone AA, Gilbert KM, Chambers TC:长春碱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Bcl-2磷酸化的调节代表G2-M1正常波动的持续形式。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0,20(6):643 - 643。
  41. Fan M, Byrd C, Compadre CM, Compadre RL: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100、TA98 + S9和TA100 + S9对硝基芳烃致突变的CoMFA模型比较。环境科学与技术,1998,18(3):427 - 434。

clinical-laboratory-medicine-flyer传单